2025-09-14 05:44:01 51次浏览
价 格:面议
故障修复后,需通过 “空载测试→带载测试→运行监测” 三步验证,确保设备正常:
空载测试:断开所有负载,合闸电源,检查电压、电流、仪表显示是否正常,无异响 / 异味;
带载测试:逐步投入负载(从 50% 额定负载开始,逐步增至 ),监测设备温度、电流变化,确认无异常;
运行监测:修复后 24 小时内加强巡检,记录电压、电流、温度数据,确保稳定运行。
前置管控:明确人员资质与准入
配电房属于高压电气作业环境,人员资质是的道防线,需严格符合《电力工作规程》(GB 26860)等规范要求:
持证上岗,定期复审
所有参与维保维修的人员必须持有对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(如高压电工证、低压电工证),且证书在有效期内;
每 3 年需参加证书复审,每年组织 1-2 次电气知识考核,确保人员掌握标准(如防电弧、绝缘防护等)。
岗前交底,明确风险点
每次作业前,由现场负责人(工作票签发人)向全员交底:
本次作业内容(如变压器巡检、断路器维修)、涉及的电压等级(10kV/0.4kV);
已识别的风险(如相邻带电设备、电容残留电荷、潮湿环境漏电);
个人防护用品(PPE)的佩戴要求(如绝缘手套、绝缘靴、帽、防电弧服)。
禁止无关人员进入
配电房门口设置 “高压危险,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” 标识,作业期间锁闭房门;
若需外部人员(如监理、检查人员)进入,需由持证人员陪同,且不得触碰任何电气设备。
过程管控:规范作业行为与设备检查
作业行为禁忌
严禁单人进行高压维保作业(需 “1 人操作 + 1 人监护”,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,且能随时切断电源);
作业时禁止穿短袖、短裤、拖鞋,不得佩戴金属饰品(如手表、项链,防止触电导电);
禁止在配电房内吸烟、使用明火(如焊接需办理 “动火作业许可证”,且配备灭火器、防火毯)。
设备状态检查
维保前需先检查 “辅助设备” 是否正常:如绝缘手套、绝缘靴需在 “试验有效期内”(每 6 个月试验 1 次),绝缘垫无破损,灭火器压力正常(干粉灭火器每 1 年检修 1 次);
作业中若发现设备异常(如异响、冒烟、异味),需立即停止作业,撤离人员,待查明原因并处理后再继续。
应急准备:制定预案并定期演练
完善应急方案
制定《配电房触电应急处置预案》《设备火灾应急预案》,明确:
触电急救流程:立即切断电源(或用绝缘棒挑开电线),对伤者进行 “心肺复苏(CPR)”,同时拨打 120;
火灾处置流程:先切断电源(若火势较小),再用 “二氧化碳灭火器” 或 “干粉灭火器” 灭火(严禁用水灭电气火灾),火势扩大时撤离人员并拨打 119。
定期应急演练
每季度组织 1 次 “触电急救演练” 和 “火灾应急演练”,确保所有人员掌握:
绝缘工具的正确使用(如用绝缘手套拉开漏电开关);
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(按压深度 5-6cm,频率 100-120 次 / 分钟);
灭火器的使用方法(提、拔、握、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