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15 08:32:01 20次浏览
价 格:面议
柜体 / 端子过热(温度>60℃) 1. 接线端子松动(接触电阻过大,发热)
2. 元器件老化(如接触器触点烧蚀)
3. 散热不良(风扇故障、通风口堵塞) 1. 断电降温:断开电源,待设备冷却后检查;
2. 端子处理:紧固松动端子(力矩符合规范,如 M10 螺栓力矩 25-30N・m),烧蚀端子需更换;
3. 元器件检查:更换烧蚀的接触器触点或老化元器件,涂抹灭弧脂;
4. 散热修复:清理通风口灰尘,更换故障风扇,必要时加装散热片。 1. 过热时禁止用手直接触摸,需用红外测温仪确认温度;
2. 端子紧固后需复查接触电阻(用毫欧表测,应<50mΩ)。
故障修复后,需通过 “空载测试→带载测试→运行监测” 三步验证,确保设备正常:
空载测试:断开所有负载,合闸电源,检查电压、电流、仪表显示是否正常,无异响 / 异味;
带载测试:逐步投入负载(从 50% 额定负载开始,逐步增至 ),监测设备温度、电流变化,确认无异常;
运行监测:修复后 24 小时内加强巡检,记录电压、电流、温度数据,确保稳定运行。
只重维修,不重维保
部分用户忽视日常巡检,导致小隐患发展为大故障(如端子松动未及时紧固,终烧毁柜体)。建议:严格执行维保周期,将维保计划纳入年度工作清单,避免 “亡羊补牢”。
事后管控:记录归档与隐患闭环
作业记录与复盘
每次维保维修后,填写《配电房作业记录表》,记录:作业时间、人员、内容、发现的隐患(如开关触点烧蚀、电缆绝缘老化)、处理结果;
每周召开例会,复盘近期作业中的问题(如未按流程验电、接地线不规范),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落实。
隐患闭环管理
对维保中发现的隐患(如高压柜柜门损坏、接地电阻超标),分类建立 “隐患台账”:
重大隐患(如设备漏电、绝缘击穿):立即停机整改,禁止带病运行;
一般隐患(如标识牌缺失、工具过期):限期整改(1-3 天),整改后由员复核确认,确保 闭环。
通过 “全流程、全要素” 的管控措施,可限度降低配电房维保维修中的风险,保障人员生命和设备稳定运行。核心原则是:“无资质不作业、无票证不作业、无监护不作业、无防护不作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