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13 01:27:01 11次浏览
价 格:面议
断路器跳闸(无法合闸) 1. 线路短路(电缆接地、负载短路)
2. 过载(负载电流超过额定值)
3. 断路器自身故障(脱扣器损坏、机构卡滞)
4. 保护装置误动作(设定值过低) 1. 断电排查:断开上级电源,用万用表测下级线路绝缘电阻,判断是否短路;
2. 负载检查:断开所有负载,单独合闸断路器,若能合闸则逐一排查负载(如电机、配电箱);
3. 断路器检测:拆检断路器,检查脱扣器线圈是否烧毁、操作机构是否卡顿,必要时更换同型号断路器;
4. 保护校验:重新设定保护装置动作值(如过流值设为额定电流的 1.2-1.5 倍)。 1. 短路故障需先修复电缆(如更换破损绝缘层)或排除负载短路点,再合闸;
2. 禁止强行合闸(避免烧毁断路器或电缆)。
柜体 / 端子过热(温度>60℃) 1. 接线端子松动(接触电阻过大,发热)
2. 元器件老化(如接触器触点烧蚀)
3. 散热不良(风扇故障、通风口堵塞) 1. 断电降温:断开电源,待设备冷却后检查;
2. 端子处理:紧固松动端子(力矩符合规范,如 M10 螺栓力矩 25-30N・m),烧蚀端子需更换;
3. 元器件检查:更换烧蚀的接触器触点或老化元器件,涂抹灭弧脂;
4. 散热修复:清理通风口灰尘,更换故障风扇,必要时加装散热片。 1. 过热时禁止用手直接触摸,需用红外测温仪确认温度;
2. 端子紧固后需复查接触电阻(用毫欧表测,应<50mΩ)。
维修时强行合闸测试
故障未排查清楚时强行合闸,可能导致短路电流烧毁设备,甚至引发电弧爆炸。正确做法:先断电排查,确认故障点修复后再合闸。
核心流程:执行 “停电 - 验电 - 接地 - 挂牌” 四步原则
配电房维保维修(尤其是高压设备)的核心逻辑是 “先断电、再作业”,必须严格遵循以下流程,杜绝 “带电操作”:
步骤 操作要点 要求
1. 停电 依据 “工作票”(需经调度或负责人审批),断开作业设备的所有电源开关(包括主开关、分路开关、备用电源);
断开顺序:先断开负荷侧开关,再断开电源侧开关(防止电弧灼伤)。 严禁单人操作停电,需 2 人配合(1 人操作、1 人监护);
确认开关状态(分闸指示灯亮、机械指示分闸)。
2. 验电 使用合格的验电器(与电压等级匹配,如 10kV 验电器),在作业设备的 “进线端、出线端” 分别验电;
验电前需先在 “已知带电体” 上验证验电器正常(如高压验电笔需亮灯、发声)。 严禁仅验一处或跳过验电步骤;
雨天、雾天验电需使用防雨型验电器,且保持距离(10kV 不小于 0.7m)。
3. 接地 验明确无电压后,立即在作业设备的 “进线端、出线端” 分别装设接地线(先接接地极,再接设备端,顺序不可反);
若设备有电容(如电容器组、电缆),需先进行 “放电接地”(用专用放电棒放电,再挂接地线)。 接地线需选用 “截面积不小于 25mm² 的多股软铜线”,且无断股、破损;
禁止用铁丝、铝线代替接地线。
4. 挂牌、设遮栏 在已断开的开关、闸刀上悬挂 “禁止合闸,有人工作” 标识牌;
在作业区域周围设置 “绝缘遮栏” 或 “警示带”,并悬挂 “高压危险” 标识,防止人员误入带电区域。 标识牌需固定牢固,禁止随意移动;
若作业点与带电设备距离小于距离(如 10kV 小于 0.7m),需加装 “绝缘隔板”